台灣籍日本兵
劉英輝 (日本名:金村英輝)
南投縣埔里鎮大湳里 出身
民國11年7月1日出生 (大正11年)
昭和18年4月25日 出征 (1943年) 日軍「台灣第三回特設勤勞團」
昭和20年8月15日 日軍宣布投降
昭和20年8月~21年4月(8個月等待遣返船),由澳洲軍隊接管
昭和21年4月月15日 回家
編勤:第八方面軍 南海派遣團 配屬到7129部隊「ココボ103兵站病院」從事軍務勞動
編勤:第八方面軍 南海派遣團 配屬到7129部隊「ココボ103兵站病院」從事軍務勞動
昭和18年(1943)4月25日,能高郡40名台灣籍日本兵編隊小隊長金村英輝,在埔里第一圓環能高郡役所前誓師出征,在能高郡守長官監督之下,金村英輝站到隊伍前面,大聲說:「お送りの皆様、一言申し上げます。私たちはこれから戦地へ行きます。お国のために天皇陛下のために、万分の一でも尽くす覚悟で戦いに戦場へ行きます。皆様、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。」(中文翻譯:各位送行的鄉親好友,我們現在要出征到前線戰場,為了國家為了天皇陛下而戰,發誓在前線戰地全力盡忠報國,謝謝大家。)
此刻,阿母背著當時三個半月的長子「くに」(國松)在圓環邊含淚送行。
父親口述:當時心裡想著我身為小隊長,一定要把40個埔里戰友帶回故鄉。
1946年4月15日,距離出征日的1943年4月25日正好三年。金村英輝小隊長隱藏在內心的誓言,終於實現。帶著40名埔里戰友,回到了故鄉。
父親補述:出征誓師儀式結束,台灣籍日本兵搭上軍車,繞行圓環一圈後(當時左行),由西門方向出埔里,經過日本麻糬店「喜多屋」,這是父親17歲時除了在公賣局上班之外,另外打工的店。店長是日本人,師傅是台灣人,姓黃,他的兒子黃天寶,是戰後父親回到埔里公賣局的同事,職位管著父親,常來家裡吃喝,一點也不客氣。原來他的老爸是父親在喜多屋當學徒時的師傅,所以天寶丈著這層背景,對父親百般指使。
在高雄港上船前,官階少佐(上校)的指揮官說:「これから君たちを南方へ連れて行きます。怖くて行かないものは手をあげろう。」(現在,我要帶著你們到南方戰地,害怕不敢去的人舉手!)沒有人舉手。接著便開始上船。父親口述:「船出港後,一直開,我回頭望著台灣的陸地逐漸遠離...變小...直到消失在海平面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